湖南省正式发布《湖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预示着2018年进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将迎新高考。根据方案,高校在录取时,将依据考生语、数、外全国统考成绩和自主选择的3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择优录取学生。下面对湖南省高考最新的改革方案“两依据、一参考”进行剖析。
一、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湖南高考从2018年进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开始实施,到2021年高考时按新的高考制度录取新生。具体的考试模式变为“3+3”模式,即统考+学考模式,打破“唯分数论”等问题,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择优录取学生。
1.语文、数学、英语3门科目采用全国卷进行统考,分值不变都为150分。其中,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考生能够选择其中比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成绩;
2.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由3门科目组成,考生从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6门功课中自主选择3门科目,不分文理科,计入高考成绩;
3.依据“3+3”模式,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依据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择优录取学生。
二、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高考政策改革后,新的学考制度分为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其中合格性考试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依据,等级性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程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避免严重偏科的一项制度设计。此次改革,也将进一步提高学业水平考试的科学性、权威性及公信力。具体的改革内容如下:
1.学考试卷分为卷Ⅰ(合格性考试试题)、卷Ⅱ(等级性考试试题)两部分。卷面分值均为160分,其中卷Ⅰ100分,卷Ⅱ60分。
2.合格性考试共14个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90分钟,各科总分为100分,考试结果以“合格/不合格”呈现。
3.等级性考试共6个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六门科目不是全部都要考试,考生需从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科目参加考试。考试由全省统一组织,与相同科目合格性考试采取“二考合一”,考试时间为150分钟,3门自选科目的卷面总分为160分,考试结果以A、B、C、D、E五个等级呈现,成绩计入高考。
三、建立并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1. 综合素质评价主要是综合考查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和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内容。学校必须客观、真实、全面记录学生高中阶段发展状况,如实客观记录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和事实材料,对相关材料要进行公示,责任教师要审核把关,确保真实性。
2.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以信息化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便于档案的使用和监管。
3.规范评价过程,强化公示审核,加大对弄虚作假者的查处惩治力度,保障综合素质评价的真实可靠。
除了有关考生高考成绩的“两依据、一参考”,与考生高考密切相关的政策还包括高校招生录取方式,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实施高校农村学生招生专项计划等。
四、改进并不断完善高校招生录取方式
1.不断优化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进一步提高考生志愿满足率和投档录取率。
2.逐步减少直至取消录取批次。取消录取批次后,学生不再分批次填报志愿;学校在考生志愿填报范围内按学生专业志愿和高考分数择优录取。
3.试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学生选报多所学校制度,使学校选拔学生和考生选报学校更加合理有效,逐步实现"双向选择"。
五、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
取消鼓励类加分项目,保留全国性扶持类加分项目,调整我省地方性扶持类加分项目。保留2015年1月1日前已获得有关奖项、称号、名次考生的加分资格,且加分分值一律调整到国家规定的5分以下。
对于有相关特长、突出事迹、优秀表现的考生,可选择报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运动训练单招或高校自主招生等。同时,考生的这些特长情况会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可作为高校择优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
六、实施高校农村学生招生专项计划
对于边远、贫困地区,为了提高农村学生上大学的比例,此次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贯彻落实好国家推出的“三大计划”,即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和农村学生专项计划(都由一本以上学校具体承担)。
综上所述,新高考政策的实施将会影响新高一学生的选择,以及初中的教学模式,由于初中的学习模式与小学不同,进而使得小升初过渡时期也令很多家长头疼。为了全面提升学子的综合素质,帮助更多学生和家庭获得更好的教育发展机会,宏博教育专注于为县域城镇中小学生提供课外文化及素质教育辅导,致力于学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积极的学习态度、强大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同时宏博教育升学规划项目针对高中学子提供志愿填报、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录取、艺术高考、学业管理、出国留学等升学咨询和规划服务,为广大高考学子提供专业的升学规划指导。
湖南新高考政策的实施,既是新的选择,同时也带来了未知的挑战。我们只有及时关注最新的政策、解读政策,开辟多种学习途径,适应高考新政延展学习思路、调整学习方式,方能让高考运筹于帷幄之中,做到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