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日,三个国家性政策文件的出台拉开新高考大幕:
①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了取消文理分科,可以自主选择选考科目,以及逐步取消录取批次的变革;
②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了学业水平考试以等级方式呈现,以及积极实现走班教学的发展趋势;
③教育部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的特色强调是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
高考,已经迈向一个新时代。这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改革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难度最艰巨的一次教育改革。
2014年,浙江、上海已率先启动高考3+3模式,于2017年正式实施。
2017年9月,北京、天津、安徽、江西、山东等八个省(市、区)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启动,进入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阶段。
2018年湖南正式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也就是说从2018年进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开始实施,到2021年高考时将会采用“3+3”的高考模式,即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的等级性考试成绩组成。
不分文理科,全国统考的语数外3个科目采用全国卷考试、分值不变,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由省里组织统考,考生根据招生高校要求和自身兴趣特长,从政、史、地、物、化、生等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考试,每科可报考1次。
那么,新高考制度下,学子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业?
提前规划学业,等于提前规划职业,提前规划人生。
旧的高考制度下,学生在高考后才思考自己的专业之路,现在的学生从高一开始,就要有自己的学业规划,家长最好是从初中甚至是从小学开始帮助孩子做学业规划。大家都知道语数外做为高考必考的科目,如果学生在上高中之前让英语、语文水平达到更高,这样就减轻了在高中时期的学习负担了。
假如一个学生想要学医,就需要考化学和生物。虽然未来不分文理科,但学生在初中到高一时,就要考虑自己的优势和兴趣所在,选择自己的优势专业,让自己的兴趣与学业优势得到发挥,从而对高三等级考试科目有所侧重,让高考取得好成绩。
一般来说,看似高深的学业规划,流程如下:
![新高考制度下,如何做好学业规划? 新高考制度下,如何做好学业规划?]()
这里,先简单呈现学业规划的流程,那么,做好学业规划,我们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呢?
首先,是了解自己。报考与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个性(人格)相匹配,以及自己将来想从事职业方向相关的专业与理想大学。
其次,是了解政策。首先就要了解新的高考政策,只有明白政策的内涵,才能做好针对性的准备。
然后,了解专业的情况。了解自己职业方向所需要的专业及理想的大学对专业的要求,以及自己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的信息(包括职业的内涵、未来的发展前景),提前做好选科(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信息技术6科中选择3科)。
此外,社会的需求情况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比如近两年逐渐热起来的人工智能方向,就是在社会巨大需求的背景下不断发展的。
![新高考制度下,如何做好学业规划? 新高考制度下,如何做好学业规划?]()
总体而言,一个相对科学严谨的学业规划,至少应综合考虑以上三个方面。
当然,高考并非考试这一条独木桥,我们还有很多其他可以选择的路径。
其他入学方式 |
自主招生 | 保送生 | 港澳高校 |
高水平艺术团 | 高水平运动队 | 出国留学 |
艺术类招生 | 体育类招生 | 高职招生 |
民族预科 | 免费师范生 | 高校专项计划 |
空军招飞 | 海军招飞 | 民航招飞 |
军校招生 | 公安院校 | 政法招生 |
要了解上面这些路径所需的条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径。宏博生涯规划团队可为你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选择好自己的发展方向后,把任务列好时间节点,做有针对性的安排,学其所好,考其所长,录其所愿。
那么,新高考改革的本质是什么?应当说,新高考改革的目的与本质,都是着眼于国家未来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
作为首批试点的浙江,其教育厅负责人对此曾总结:“通过选择,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使高校找到适合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 对青年学生来说,学会选择、善于选择,不仅是应对高考所需,更是成长必须面对的‘考题’”。
新高考制度下,如何选科?
虽然考生可自主选择科目,避开棘手难度大的学科,但真的可以随心所欲选报吗?下图为复旦大学招生专业对学科的要求:
复旦大学 |
专业(类)名称 | 选考科目要求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物理 |
数学类 | 物理、化学 |
经济学类 |
经济管理试验班 |
自然科学试验班 |
技术科学试验班 |
软件工程 |
保密保存 |
临床科学(8年制) |
临床科学(5年制) |
基础科学 |
法医学 |
预防医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药学 |
社会科学试验班 | 物理、政治、历史 |
法学 |
哲学类 |
护理学 | 物理、化学、生命科学 |
因此,选考科目其实并不可以随心所欲。很多高校录取专业时仍存在明显侧重,按照专业的性质录取选择了这门学科的考生,其他未选择该科目的考生只能忍痛割爱了。所以,若想读自己心仪的专业,一定要注意学科要求和限制,切莫随心所欲。
![新高考制度下,如何做好学业规划? 新高考制度下,如何做好学业规划?]()
之前学生只有文理两种选择,新高考改革后,学生和家长面对的是: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从6门中选出3门作为等级性考试科目。可事实上,学生选科,真是那么简单吗?除了成绩和高校的硬性要求,还有其他因素要考虑吗?答案是肯定的。
一般来说,确定选考的科目,应该从多种角度去考虑,综合各种因素,做出最优选择。
![新高考制度下,如何做好学业规划? 新高考制度下,如何做好学业规划?]()
其实,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理论分析总归容易,实际操作起来却没那么简单了,甚至选了之后发现不适合自己!虽说现在自主选择的权利更大了,但是如果不会用、没用好,就会带来更多麻烦,甚至造成遗憾。那么,选科仅仅是选择吗?
如果从选科要参考的因素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科目的选择,其实只是表面,它实际上是要求我们对自己整个初中、高中学业以及未来的人生做出一个更好的规划。
其实在改革之初,国家在进行顶层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已明确提出:“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方面的指导”。也就是说,新高考之“新”,不仅仅在于考试,而是职业方向与生涯的选择!例如:小明将来想当医生,那么化学与生物是小明必考的科目,小明可以在初三阶段开始重视化学与生物了,提前做规划,让化学与生物成为自己的学业优势。因此,作为学生和家长,学业规划,是应该也必须重视起来的重要课题。
新高考制度,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的兴趣与学科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
新高考制度下,今后学生考试将降低考试难度,增加考试宽度,高考的改革将强势性的引导孩子广泛阅读、见多识广。几十年来的文理分科,不仅导致学生严重偏科,而且还使学生的兴趣与学业优势得不到更好地发展。比如:小明喜欢地理与物理,地理与物理是小明的优势科目,在旧的高考制度下,小明要么选择理科(选择物理),要么选择文科(选择地理);新高考制度下,小明可把物理与地理作为自己的选科,让自己“熊掌与鱼兼得”,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与学科优势,从而为自己将来喜欢和擅长的专业、从事的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后高考分数将不再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培养学生知识面广、学识丰富、综合素质强,将是教改重大变革的主要方向和目的。
(双牌宏博 胡雪桂)